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变革,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而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关键都在人才。
面对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看,我国数字化高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结构性短缺正成为制约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破解数字化高技能型人才短缺困境,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由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承办的数字财金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论坛恰逢其时。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集合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等多方力量,通过主旨报告、平行论坛、数字化场景体验等形式,共同探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财税金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由人瑞人才科技集团与德勤中国共同撰写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报告认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1年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人才,即ICT专业技术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据此估算当前数字化综合人才总体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根据2022年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虽然高校积极规划并落实数字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但结合教育部相关数据估算,每年数字相关专业的毕业人数约500万人,增速未见显著提升。此外,大量已就业群体的数字技能水平有限。相关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就业人口在40岁以上,其中大部分从业者不具备数字相关教育经历或充足的数字技能储备。
“适应产业变革,尤其是数字革命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连城认为,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化的改造、模块化课程改革,虚实结合的条件建设,基于数字基础的教学模式和场景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随时应变,探索数字化背景下财经类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方法,培养出大批适应产业变革、数字革命需要,具备数字思维和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
世界数字合作组织亚太理事会中国区主席陈晓华认为,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值得我们今天思考。我们应该培养数字化的基础研发人才、数字化交叉融合型人才、数字化治理性人才。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引导各方形成合力;加快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培育专才;改善行业的竞争生态,保证人才长期发展;着力优化综合保障,准确回应人才需求;从岗位、政策、补贴上优化职业技能人才的待遇。
会上,高等职业院校的校方代表分享了他们在财金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经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院长刘银国、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彪文、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华、广东经贸职业学院院长张晓燕、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谢志辉、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杨宜以各自学校的鲜活案例作了精彩发言。他们认为,数字经济对财经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财经院校的发展方向不是去延伸技术,而是更好地应用技术实现以“大服务”构建财经教育的大格局。
据悉,全球数字财金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专题论坛是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聚焦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题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数智引领未来,职教开创新局。论坛设置了领导致辞、主旨报告、职教沙龙、数字化应用场景参观等环节,并开设线上分会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朱西安,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副处长高飞,北京市委主题教育第十八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北京市大兴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立成,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贾绍华,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解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徐莉,墨尔本理工学院副院长乔丹·温菲尔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安吉拉·里昂教授、阿根廷公共财政学院丁文汇教授及利安达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厦门网中网软件公司等企业家代表与会。论坛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魏中龙主持。